周勇:加强高水平评论人才培养

最新信息

周勇:加强高水平评论人才培养
2023-10-07 15:37:00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舆论为主要代表的社会舆论生态及其变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测速仪、安全阀和稳定器,国内舆论场与国际舆论场打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超级舆论场。新时代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舆论”已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如何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对内服务舆论生态与国家治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话语权提升,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职责使命,党报评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其当代价值之所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必须从源头上担负起建设全媒体时代高水平评论队伍的职责。就此,我分享三个关键词:
  一、德性
  评论的对象纷繁复杂,但其要义则归于一点:价值判断。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铸基培魂是评论人才培养的根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七十年人才培养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走在正道上、走在大道上,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中国新闻界贡献过两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其主要作者和采写记者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1959届胡福明、1966届陈锡添。新时代,学院继续创新模式、推动红色新闻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家国情怀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核心课、专业课及素质拓展课三层次的课程思政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摄专业课教改,融通专业技能与主流价值观,而且以“重返历史现场,走进田野课堂”为创新模式,依托“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与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口述史工程”两大项目,开展大量现场教学、田野调查、国情实践调研活动,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最前端去、感受中国社会最新鲜的气息和脉动,在看见的基础上读懂中国,俯仰天地,洞察世情,对国家、对社会产生深刻的认同和深厚的情感,从而立定脚根、于无声处形塑扎根中国大地的主流价值观。
  二、智识
  评论面对的是复杂社会现象与多元应用场景,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与专深的知识方能驾驭。面向新时代新闻舆论事业的使命任务、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全球化的深刻变局,必须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界的融合升级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以使评论人才在智识层面足以驾驭多元复杂议题。以“三跨”为方向,人大新闻学院近年来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开辟了各类人才培养“特区”,以造就有理想、有德性、有美感、有领导力、有行动力、有卓越新闻传播能力的领英型人才:着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及文工之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开设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新闻、算法与内容生产、社会化计算与用户分析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课程群;建设新闻学—法学、智能传播与公共管理、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新闻学—国际政治、广告学—艺术学(创意传播)、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等跨学科双学位实验班,创办旨在培养数字化、国际化领英人才的未来传播学堂。
  三、技能
  面对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趋势,评论的形态也日益融合创新,德性、智识层面的积淀如何最终表现为传播效果,需要创新话语,这是技能层面的训练。近年来,人大新闻学院以互联网为底层逻辑对评论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知识图谱的再造,从流程、要素、技术三个维度实施全媒体专业技能训练:(1)按照评论工作模块,在基础能力训练上实现全链路贯通,如论证与辩论、融媒体视听表达、多媒体叙事;(2)以全媒体运营的要素为依归,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激活基础能力的实用功能,如社会化传播、移动信息传播;(3)以技术为底层支持,为流程和要素维度的各项任务要求提供实现的路径、方法,如大数据与舆情分析、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等。另一方面,面向实践拓展第二课堂,师生自办的数据新闻自媒体“RUC新闻坊”、军事自媒体“一号哨位”等在实战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其中,“一号哨位”粉丝逾千万。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面对复杂舆论环境与伟大历史使命,这是一个党报评论彰显价值的大时代!在此也呼吁新闻教育界与实践界作为人才供给与需求上下游更进一步地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好地无缝衔接,以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提供永续发展动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周勇:加强高水平评论人才培养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