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统计数据能看出哪些好苗头

最新信息

9月金融统计数据能看出哪些好苗头
2023-10-20 20:33:0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发布的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895亿元。
  相比前两个月,9月金融统计数据有所回升,金融疲软僵局被打破。从总量上看,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同比、环比分别多增5638亿元、1万亿元;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31万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少增1764亿元、环比多增9500亿元。
  打破之前金融疲软僵局的动能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有所恢复,融资需求有所上升,9月消费、出口、物价、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等多项指标都呈改善态势,尤其是宏观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加快,推动了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增长;二是中央政府出台系列稳增长的刺激政策开始显现成效,比如住房限购限售政策放松、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和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等,提振了居民住房消费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信贷的增长;三是银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与中央政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信贷投放的扩张,使得9月金融整体运行环境有所改善。
  而且,从我国金融运行总体态势看,9月末M2增速仍然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这表明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也反映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上灵活多样,确保了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基本保证了社会合理融资需求。同时,9月M2和M1“剪刀差”缩窄至8.2%,而之前的8月为8.4%,M2和M1“剪刀差”缩小,说明从银行体系内流向实体企业的信贷资金总体利用率不断提高,企业恢复扩大生产的动能有所增强,实体企业整体经营环境正在朝着积极可喜的方向转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活力和企业信心有所企稳。
  与此同时,不仅总体金融状况好转,金融运行结构也得到逐步优化,表现在无论是社会融资规模还是人民币贷款的结构都明显优化,尤其是信贷增长中的对公信贷与对私信贷发生悄然变化,之前“企业贷款增幅快、居民贷款增幅弱”的趋势有所扭转。
  数据显示,9月对公贷款新增1.68万亿元,同比少增了2339亿元,拖累了我国信贷增长;相反我国住户部门贷款增长较快,新增8585亿元,同比多增2082亿元。9月住户部门贷款增量占人民币贷款增量的比重为37.16%,高于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量的平均占比19.49%。其中,9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亿元,成为住户部门贷款增长的重要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居民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预期正在发生改变,对我国经济增长信心增强。此外还要看到,9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量仅次于2020年9月,是今年4月以来单月增长幅度最大的月份,这也预示我国8、9月实施的系列楼市宽松政策、尤其是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推动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企稳回升,也使得居民对消费信贷增长的信心增强。
  此外,居民热衷存款的势头得到进一步缓解,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下滑。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89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趋势这一积极变化,将使大量资金从居民存款手中流向投资和消费领域,对带动我国民间投资增长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内循环将起到有效作用。
  当然,在看到积极苗头的同时,也要看到金融统计数据隐含的一些问题,比如9月信贷增长不及预期,有机构预测9月信贷增长为2.54万亿元,实际却只增长2.31万亿元,且同比少增1764亿元,这表明我国市场主体的信心与预期仍在恢复之中,金融需求也待提高,这一切都需要央行以及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尤其应按照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第48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下一步,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只有这样,我国金融运行环境将更加优化,金融潜能也将得到全面有效的释放,中国经济也将迎来全面复苏。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9月金融统计数据能看出哪些好苗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