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广东以硬科创重塑“新势能”:迈向创新策源地 壮大新质生产力

最新信息

南财观察|广东以硬科创重塑“新势能”:迈向创新策源地 壮大新质生产力
2024-02-18 23:34:00
当前,广东正谋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其设为今年12项重点工作之一,指出要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月18日,广东在龙年工作日第一天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会上频频提及“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这一重点,并在当天下午举行了创新驱动发展分论坛。
  从现实角度看,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广东有一定的基础。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双双超过7万家……一连串的数字背后,生动展现了广东的“创新基因”和“澎湃动能”。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广东深知,以科研成果和应用为导向,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十分关键,从“制造业当家22条”到《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若干措施》,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
  在创新驱动发展分论坛上,来自政、产、学、研、金各界参会代表普遍认为,以应用和成果转化为牵引,广东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不仅要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也需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输送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由此推动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而上午的大会上,广东也明确提出,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广东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赢得战略必争领域的胜利。
  以成果为导向让企业“唱主角”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月琴在分论坛上表示,广东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就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一直以来,广东拥有大量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双双超过7万家,企业创新活跃成为广东经济的特色长板。王月琴提到,企业创新能力强是广东产业的突出优势,要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目前,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
  事实上,为让企业在产业科技攻关中“唱主角”,广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有利于产业技术研发的科研体系,持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如今,一批批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华为成功开发面向万物互联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比亚迪与大疆合作打造的全球首个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项目已经启动……
  “深圳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沃土以及完善的产业发展配套。”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剑表示,优必选作为深圳成长并发展壮大的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探索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并积累了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目前,优必选已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备量方面排名全球第一,高于本田、索尼、丰田等企业,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大会上的与会嘉宾普遍表示,企业在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正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的基础。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表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培育优质企业,通过支持“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拓宽主赛道、布局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引导科研院所、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对此深有体会,他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将进入爆发应用期,佳都科技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生态构建三方面发力,打造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名片。
  据介绍,目前佳都科技已掌握包括机器视觉、数字孪生、数据科学、大模型等多项人工智能自主核心技术,过去三年位居全球智能轨道交通产品设备发货量首位,打造了多个百亿级别的智慧交通标杆项目。
  “技术创新是‘高端化’的根基。”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甄荣辉表示,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助力伊之密打造高端产品,并得以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伊之密长安汽车合作开发了基于伊之密LEAP 7000T超大型压铸机的车身一体化压铸项目,应用于长安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前舱和后底板的生产,极大推动了长安汽车在一体化压铸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
  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
  着重强调科技创新,最后目的是应用于生产,推动产业实现颠覆性革新。
  近年来,广东形成了以应用和成果为牵引,推动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创新发展模式,企业“唱主角”、新型研究机构多点开花、产学研融合新形式逐步探索……广东正加速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截至目前,广东建有国家实验室2家、广东省实验室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1家、新型研发机构277家,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完善。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就是广东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的典型样本。
  深圳先进院创始院长、研究员樊建平表示,深圳先进院自建院以来就把工业研究院作为重要定位,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结合,一体推进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耦合式发展。
  具体来看,深圳先进院联合龙头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共同体”形式合力攻关产业关键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科研成果高效转化机制。樊建平提到,在打通创新产业链过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资源,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位于广州黄埔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大湾区国创中心”)是广东释放人才“强引力”的缩影。据大湾区国创中心副主任王德保介绍,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大湾区国创中心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目前核心总部已形成608人、其中研发人员501人的人才队伍。
  王德保在分论坛上透露,中心将不断强化高端人才激励,允许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管理团队参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未来还将有更多体制机制的突破,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
  目前,广东拥有全职在粤“两院”院士超150人;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972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0万人;全省在站博士后超1.3万人,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培养人才实际上就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当前广东正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校就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在校学生尽早融入到新兴技术的培养环境中,以塑造新优势、适应新赛道、形成新模式,为未来产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郝志峰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南财观察|广东以硬科创重塑“新势能”:迈向创新策源地 壮大新质生产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